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9798

主题

2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
性别
考研年份
2014年
报考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帖子
19286
注册时间
2007-3-21

社区QQ达人 考研VIP 版主勋章 Medal No.5 有头有脸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8 01:04: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权威推荐:郑州大学2023年考研内部权威资料【点击查看】
总部地址:郑州大学主校区育博书店
考研咨询热线:13633846090(同微信,请优先微信联系)
---------------------------------------------------------------------------------------
第1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是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思想武器、行动指南、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①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既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③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党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①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教义,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②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和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复杂的问题。
  (3)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做到:
  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②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③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④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世界眼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⑤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2.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多选)★★
  (1)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根本前提。毛泽东思想理论渊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列主义
  (3)生产力增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发展,为毛思的形成准备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莫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3.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单选)★成熟的政治保证是领导地位的确立,遵义确立毛领导
  (1)萌芽时期: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革前、阶分、革运、湖考》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星火》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反本》。
  形成(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标志的经典文献:《红政》、《井斗》、《关纠》、《星火》、《分农》《反本》。
  (3)20 世纪30 年代中后期至40 年代中期(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目任、七报、论专政、论关系、 处矛》
  (4)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毛思形成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
  ▲4.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本质特征(理论来源:①马列,②孙中山三民主义,③传统优秀思想)
  (1)它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2)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3)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必须做到:坚持马列、运用、实践发展
  5.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与科学内涵(多选)★★核心是马列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括两大组成部分:(理论六方面)
  ①一是其独创性的理论内容②二是贯串于上述理论之中的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
  6.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独创性发展。七大《修党章》和《若干问题》阐述毛思
  (1)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即:
  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④关于政策和策略;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⑥关于党的建设。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3)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活的灵魂---《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第一次使用,构成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具有科学性、独创性、完整性等特点。中共四大提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
  7. 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多选)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这个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为毛泽东思想萌芽做贡献:陈、李、毛、瞿、邓中夏、周
  (1)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八七会议总方针:武装起义、土地革命
  (2)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反对本本主义主要反教条。
  (3)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晚年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近代中国国情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旧民主革命失败根本原因:软弱性妥协性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落后总根源是帝国主义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旧民主向新民主转变转折点:五四运动
  ①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革命性质决定因素: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这两大任务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创造条件,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具体内容(最重要)★★★★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
  1948年4月毛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明确提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核心),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①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②根本目的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标志旧民主向新民主革命转变的实现指:共产党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制定
  (2)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它反对的只是官僚资本主义(不反民族资本)。新旧民主革命相同点:革命对象和动力
  (3)革命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贫雇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广大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劳动者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有天生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两面性。(由软弱性决定)
  (4)革命领导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 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保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5)革命性质: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①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②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不再是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的,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6)革命前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中产阶级:民族资产
  ①前者是后者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必然趋势。抗战时解决土地问题政策:减租减息-《抗日救国纲领》
  ②党内曾流行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二是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对地主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工农民主政权和“三三制”
  ③毛泽东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正是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第一次公开使用民主专政--《将革命进行到底》
  (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主要内容: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民主政权。人民民主专政学说特点: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概念表述准确鲜明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本质特征)。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和职能,除了对内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对外抵御敌人的侵略外,还必须有步骤地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④阐明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建国初期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过渡性质的经济纲领(两个没收一个保护)★★《目前形势》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2)对官僚资本主义实行没收政策,具有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其原因是:四面八方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①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决定;②由民族资本的特点所决定;★★★★
  ③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所决定;④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
  5.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党的最高纲领: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新民主主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9798

主题

2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
性别
考研年份
2014年
报考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帖子
19286
注册时间
2007-3-21

社区QQ达人 考研VIP 版主勋章 Medal No.5 有头有脸

2#
发表于 2007-12-8 01:04:37 |只看该作者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已考)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问题---(《井冈山的斗争》最早论证三者关系),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党的组织是英勇战士。
  (2)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为什么?)国情:外无独立,内无民主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国情)②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③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保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3)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核心:积极防御; 根本法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①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②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③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红政》、《井斗》、《星火》、《反本》作理论依据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中国革命只能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PS: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分析或者多选)
  ①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良好的群众基础。③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①②③是客观条件;④⑤是主观条件
  (5)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07新改,说法改变而已)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
  PS1: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
  PS2: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内容:①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②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③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④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人民军队内部要发扬三大民主: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民主)
  PS3:人民军队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PS4:中国革命战争三形式: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2.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和主要法宝。两头小,中间大:工人阶级少,大地主少,中间小资产阶级大
  (2)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主要决定于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中国革命长期性与不平衡性的特点。
  (3)分析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与变化以及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在民族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立统一战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第一次国共合作>工农民主统一>抗日民族统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①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由于共产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导致了统一战线破裂和国民革命失败。
  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统一战线特点:①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②两个政权两个军队;③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④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多选把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对顽固派的斗争采用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质:坚持领导权
  (5)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①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一个是无产阶级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个是基础;另一个是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②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质是领导权)。
  ③对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要尽可能地联合,以保证革命的顺利进行。无产阶级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带领斗争,施以物质福利,不损害其利益
  3.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阐明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1)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2)农民是中国的基本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在推翻反动政权,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中的重大作用。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35.12月瓦窑堡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毛泽东为整风撰写的指导性文件:《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
  (1)有利条件是:整风运动中心任务:反对主观整顿学风
  ①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根据马列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党建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
  ②中国的工人阶级有坚决的革命性,党的建设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
  ③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党建有锐利的思想武器。
  (2)特殊困难是:国共合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著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策略》
  ①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②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③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相当严重;
  ④共产国际对党的影响以及不适当的干预,党内教条主义倾向,给党建带来特殊困难。
  3、党建主要经验:(看政党是否先进:纲领是不是马克思,是不是代表社会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着重思想上建党,看指导思想和纲领是不是马列主义的。(这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基本要求:个服组织,少服多,下服上,全党服中央)
  ③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理论联实际、密切联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④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整风形式。(整风运动方针和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党建的意义: 整风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方法,进行马列教育好形式,思想建党原则新发展,马列建党学说新贡献
  ①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②对新时期党的建设仍然有指导意义。
  第4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②中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改造基本完成。
  (2)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新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共纲领所决定的。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国家资本主义
  (3)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是一个过渡时期。它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即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4)这个时期既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时期(进行土地改革),也是为进入社会主义作准备的时期,它需要多长时期,取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备的条件,包括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国际环境等。
  ①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更重要的还有处领导地位的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②政治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的建立。(政治保障)
  ③国际环境的影响: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也成为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国际条件。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意义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这是一条以“一化三改”’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两翼。总路线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3)过渡总路线反映历史必然①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三大改造的实质: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实现工业化。
  ③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党在过渡时期路线的主旨是:变革所有制
  ①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不失时机地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为了确立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经验与意义(单独考大题不可能)
  (1)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工商业改造中利润分配采取的政策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资方红利、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
  (2)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①对个体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利用限制改造,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
  ①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②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重要变化,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98

主题

2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1
性别
考研年份
2014年
报考院系
公共管理学院
帖子
19286
注册时间
2007-3-21

社区QQ达人 考研VIP 版主勋章 Medal No.5 有头有脸

3#
发表于 2007-12-8 01:05:01 |只看该作者
第5章 社会主义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索成果
  ▲1.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2)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毛泽东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2.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
  (1)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虽然还有阶级斗争,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本章最核心理论问题)★★★
  (1)57年2月,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
  ①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其运动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改革。
  (3)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①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②这两类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③由于这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采用专政的办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诸如:在经济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
  4.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1)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工、农、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步,从1965 年起,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5.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不成熟理论,不大可能考大题)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
  (2)反对官僚主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群众路线。周恩来指出官僚主义是政治病。
  (3) 共产党要接受①党的内部监督②群众的监督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小平8大)
  (4)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标准:懂马列;为人谋利益;团结人;商量;自我批评
  (5)重视思想政治工作,55年毛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①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
  ②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③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④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⑤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07年新增)★★★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注意多选) 薄一波:“始于毛,成于邓。”
  ①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探索上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
  ②毛泽东探索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③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关系。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第6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次重点)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及其意义
  (1)内容:
  ①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③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关系。
  ④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⑤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意义:
  ①毛泽东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虽然犯过错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初步理论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②这些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决定性因素---科学)
  (1)56年5月八大的方针 (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中共八大把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确定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注意三代领导人的工业化道路)
  ①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②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 中正式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问题。提出“降低军政费用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③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讲话中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
  ④1962 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主张,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3)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①毛泽东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地方的机动权;
  ②要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③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
  (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②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③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4)管理体制改革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毛泽东提出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3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不重要)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最大的权利管理国家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有: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核心);
  ②各级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③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
  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对这一方针作了比较集中的论述。
  ①所谓“长期共存”是指,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都可以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同存在;
  ②所谓“互相监督”是指各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其中包括来自民主党派的监督。这个方针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
  (3)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主要有: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不可分离的部分;
  ②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③民族自治地方在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同时,必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
  (4)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A.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涵义是:
  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②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其他风格和学派。
  ③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
  B.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的具体涵义是:
  ①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
  ②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5)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任务,强调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技术,发展科学;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报告提出“向科学进军”
  ②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③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 .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1)中印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贡献:①提供指导原则;②指明解决争端途径;③维护利益;④促进发展;⑤推动新秩序。
  (2)三个世界:美、苏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7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活的灵魂体现著作:《矛盾、实践、反本、领导方法》
  (1)内涵: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最早反对教条主义,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包含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基本要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实事求是,作出最新解释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
  ②本质要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学风问题)的实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③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群众路线理论概括《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④必须反对主观主义与经验主义。独立自主内涵:立足本国,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争取外援为辅。
  (3)意义:
  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三个基本方面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
  ②它是中共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2.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注意: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不能混淆)
  (1)群众路线内涵:包括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个方面。
  (2)基本要求:
  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群众观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和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这样四个方面,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3)意义:
  ①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它是党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如果离开了群众路线,就会一事无成。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1)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十二大党章规定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第一次飞跃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抵制和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强调毛泽东思想丢不得,否则犯错误。
  (3)强调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4)1981 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正确的评价。
  (5)此后,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升级  31.58%

UID
6963
性别
保密
帖子
65
注册时间
2007-10-22
4#
发表于 2007-12-8 18:23:21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 ( 豫ICP备07041838号 ) |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 Powered by 育博书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