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842
- 在线时间
- 11 小时
- 精华
- 27
- UID
- 1407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189
- 威望
- 842
- 金钱
- 612
- 注册时间
- 2007-5-5
升级 68.4% - UID
- 1407
- 性别
- 保密
- 帖子
- 189
- 注册时间
- 2007-5-5
|
第四章 传播效果分析
一、“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1、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认知面上的效果
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美国学者赛弗林(Werner sevrin)和坦卡特(James W.Tankard)提出传播效果发展四个阶段
枪弹论
有限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
(一)1、“魔弹论”,盛行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大众传媒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是消极、被动的,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是“枪弹论”的理论支柱。
20世纪4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进入第二个时期——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有选择的,它往往受到媒介的性质、个人差异、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远不是威力无比、不可抗拒的。
适度效果论大众传媒的效果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分悲观的,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
20世纪70年代提出传播的强大效果论,即新强效力论。认为如果媒介传播的内容、方式能按照传播学的原理精心设计,大众传播可以取得强有力的效果。
(二)有限效果论(limited effect)
(一)传播流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1944年)
卡茨的《个人影响》(1955年)
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1962年)
1、拉扎斯菲尔德与《人民的选择》
重要的理论假说(参见教材195-197页)
(1)“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rs)和“两级传播”理论(two-step-flow of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媒介向“意见领袖”(舆论领袖)进行第一级传播,意见领袖再向选民们进行第二级传播。
大众媒介 —— 意见领袖 —— 社会公众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的特征:
人数不多,只是公众中一小部分成员。
便 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并非在所有方面都能担当起领导舆论的重任。
上通媒介,下连公众,二者缺一不可。
两级传播理论是分主次的,强调第二级,即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人际传播的效力要大于大众传播。
两级传播理论的缺点;
简单化和片面化。
大量信息都是由大众媒介直接流向社会公众,不经过“舆论领袖”这个中间环节。
将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截然分为主动与被动、活跃与呆板、领导与追随两类人,即“舆论领袖”与芸芸众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信息的传播可以是多级的,存在N级传播情况。
(2)政治既有倾向( 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假说
指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
政治既有倾向指数(伊里调查中,研究人员根据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居住区域设计IPP指数)
IPP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那些原来具有支持共和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共和党候选人的票(67%),原来具有支持民主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民主党候选人的票(74%)
人们就选举或其它政治问题做出的决定,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政治态度。
(3)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sure)假说
政治既有倾向很大程度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
受众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强化他们原有态度,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无变化
小变化
“强化”效果——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是大众传播最主要的效果。
“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者的态度明确起来。
“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这种效果不常见。拉氏认为在说服人们改变态度方面,大众传播不如人际传播有效。
2、1960年纽约大学教授霍普•克拉伯《大众传播效果》提出“五项一般定理”,对有限效果论进行系统总结。
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它只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
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
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说服性传播效果分析
霍夫兰纪录片研究
影片《我们为何而战》劝服艺术的四个命题(参见教材203-207页)
1、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
(1)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把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提出来就比只谈一面之词更为见效。
(2)如果受众原来就倾向于接受传播者的观点,那么只讲正面就比正反两面都讲更好。
(3)对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应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一并陈述。在宣传正面主张的同时,举出主要的反面论点,并进行分析与反驳。
(4)对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众,最好是只说一面之词。因为把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摆出来,会使他们感到混乱,迷惑不解。。
2、先说后说孰更有利
如果目的在于让人了解自己的观点,那么先说为好;如果想让人记住它,那么后说为佳。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结论之中”
传播者究竟应该把自己的结论明明白白地说清楚,还是应该含蓄地暗示,让人们根据已摆明的事实自己得出那个结论?
一般结论:
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
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
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
4、理智型劝服与情感型劝服
理智型劝服是以充分的事实根据、周密的逻辑推理、冷静的分析论述为特点。
情感型劝服是通过调动人的感情,打动人的内心,煽起人的情绪来达到目的。
情感型劝服作用的是态度中的情感部分,理智型劝服影响的只是认知成分,认知的变化并不一定导致态度的变化。
如果把理智与情感综合在一起,那么劝服的效果就比单纯的理智或情感要大得多。
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是指在劝服信息中夹杂有威胁性成分,使受众产生惧怕心理,借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威胁性成分是多多益善,还是适可而止?
最轻微的恐惧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还是只有强烈的恐惧才能触动受众,从而使他们的态度发生转变?
接种免疫论
接种免疫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着眼于如何抵御传播者的宣传与劝服,如何保持原有的态度。
有意识地向受众灌输一些反面的信息,使他们的思想先对这类反面信息产生抵抗性,这样一旦当他们真正面临反面信息的大规模侵袭时,便不会轻易发生动摇。
(三)适度效果论
1、使用与满足论
1944年,赫塔•赫佐格写成研究报告——《我们对白天连续节目的听众究竟知道些什么?》
收听产生的使用与满足:
感情释放
愿望的想象
有用的建议
社会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对纽约8家主要报纸的罢工进行了调查。写成《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研究论文
不过是不太高级的通俗文化的一种形式。首要目的不是改良社会、解决问题或提高受众的艺术品位,而是为电子媒体的投资者服务的,那种认为它们能够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的观点存在疑问。
“使用与满足”理论还没有冲破收集数据这一方法的束缚,仅止于数据的罗列,缺乏严密的理论思考。
运用自我汇报以判断受传者动机的方法显得过于简单。
人类动机是复杂的,难以把握。
过分张扬,可能成为“低劣”内容制造者的借口。
议程设置理论(参见教材213-218)
1922年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舆论学》中提出“拟态环境”, M.E.麦库姆斯和D.L.肖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容
“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论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而那些得到较少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这两方面则相应地下降。”,而且,“受到某议程影响的受众成员会按照该媒介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重要性的看法。”
人们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播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的观点和思想的目的。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
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评价
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重新提出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
时空因素
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和倾向
传播学者自己发现的理论
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不应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4)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怀疑和争论
议程设置理论只重视媒介的告知和安排议程的作用,而将行为的效果问题排除在外。
由于一系列中介因素的引入而导致的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所谓“不确定”的怀疑和争议。
媒介的社会控制,即权力与媒介的关系问题。
究竟是媒介的议程决定了公众的议程,还是公众的突出议论决定了媒介的议论重点?
(四)强大效果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知识沟”假说
“培养分析”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1、理论的提出
德国社会学家诺尔•诺伊曼于1972年正式提出这一理论假设。
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理论》中推出这一效果理论
2、这个理论由以下几个假设构成:
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个人经常恐惧孤独,个人出于安全的考虑,常常要在“表达”与“沉默”之间作出选择,其行为结果呈现的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对孤独的恐惧感使个人不断估计民意状况和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个人判断意见环境的主要信息源有两个:所处的社会群体、大众传播。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的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强大。
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舆论,还形成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传媒揭示的“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
3、沉默螺旋理论的基本含义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舆论的形成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媒介中的观点——多数人意见——获得安全感——避免孤立和损失
大众媒介具有三种特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共鸣效果)、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抵达范围的广泛性(遍在效果)
4、对沉默螺旋理论的基本评价
对意见形成过程中的其它社会影响因素关照不够,特别是对受传者周围的社会团体等压力性因素考虑不够。
该理论过分强调了受众惧怕孤独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
受众中多数意见的压力根据不同的问题性质类型应有程度上的差异。
这种理论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存在疑问。
忽略了舆论变化过程中少数派的作用。
对其学术背景提出质疑,研究是建立在为纳粹进行战争动员基础上的,对人类社会有较大的反作用。
(二)培养分析理论
1、培养分析理论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末期提出,格伯纳、格罗斯理论代表作是1976年发表的《与电视相处》
2、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主观现实、客观现实和媒介现实的互动过程。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客观现实。
研究媒介现实在促使人们主观现实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研究经过媒介现实作用以后,人们如何将客观现实以特定的标准或倾向转化为主观现实。
人们对世界的全面认识,依赖社会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媒介是提供这一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
媒介表现的现实——认识事物的客观现实
媒介的是非标准——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
传媒扮演着社会控制代理人的角色,受众的错误观念源自传媒。
媒介发挥了固 化、加强、改造原有价值体系的作用,媒介使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过程被涵化了。
培养分析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在人们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媒介参与人的社会化过程,并在其中起巨大作用。
媒介内容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对受众的影响,受众很难将虚构环境同客观现实区别开来,只能把虚构当作现实来接受。
3、培养分析理论的批判
媒介的影响会在多大的社会层面起作用。
与人们的生活经历、经验、文化水平高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有关,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受到媒介的“涵化”。
在研究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真正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广大受众的实际情况,并无明确说法。
影响人们形成对世界看法的因素很多,大众媒介只是其中之一,媒介正向普通受众可以控制的方向发展。
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同环境并不矛盾,各个国家的媒介都是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文化武器”。
(三)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1、知识沟理论的提出
美国政府推出补充教育计划,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制作一部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流的增长往往产生负效果。信息沟将会出现或扩大一个社会群体与另一个社会群体之间在某一个特定问题上的知识距离。
“明尼苏达三人小组”蒂奇诺(P.J.Tichenor)、多诺霍(G.A.Donohve)、奥里恩(C.N.Olien)于1970年发表研究论文《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的增长》提出假说。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特(《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知沟”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获得信息,两者之间所形成的有日益扩大趋势的知识鸿沟。并不是信息量的不足。
2、知沟形成的原因
受众角度
传播技能——社会经济状况好的和差的人在此方面存在差异。
原有信息储备——在现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关的社会交往——社会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
选择性接触、理解与记忆——经济状况差的人找不到与之价值观协调的信息,于是对此不感兴趣。
媒介角度——印刷媒介作为公共事务的主要发布渠道,主要迎合高经济地位群体的兴趣和口味,从而成为知沟现象的一大成因。
3、上限效果假说(ceiling effect)
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ceiling effect)假设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速度快,其上限到来早,经济地位低者虽知识增加慢,但随时间推移最终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上限效果假说的三条论据:
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
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现有知识已达到上限
4、知沟理论在现阶段的意义
信息社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rich)和信息贫困者(information-poor)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5、1974年卡茨曼提出“信息沟”理论
新的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
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积蓄能力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先进机器,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老沟未填平,新沟又出现,这在新媒介采用过程中尤为明显。
信息沟和知沟理论的应用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6、评价:
研究焦点只局限于社会危机和冲突上,对怎么理解常态问题,它的影响表现不强大或体现不出来。
站在发送者角度来理解媒介效果,将责任归咎于个人环境或个人因素,批评蒂奇诺问错了问题。
上限是不是存在?人的知识会不会饱和?为什么会有鸿沟的出现?上限效果不能解释这一点。
知沟研究将信息接受差距限定在高低社会经济地位人之间过于简单化(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民族、国家、文化等)
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应从知识的性质上来做区别,而不是把受教育程度作为研究基础。
知沟研究只在探讨受众是否获悉某一主题,而没有探讨对某一主题的了解程度。
知沟理论并不适合解释短期的社会变动,仅仅适合于在一个固定的社会中进行研究,适应面相对狭窄。
第四章 思考题
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含义?
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
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是什么?
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得出的重要理论假说是什么?
什么是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如何评价“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简析“沉默的螺旋”三个基本命题,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评价是什么?
简述“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评价是什么?
什么是知识沟?简述“知沟”的基本内容。如何评价“知沟”理论?
“上限效果”假说是什么?它提出的三条论据是什么?
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
第五章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
一、传播者的分类
直接传播者、间接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
普通传播者、专职传播者、辅助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
二、传播者的权利
1、采访权
采访权是传播者利用各种合法手段向有关对象收集、寻访信息的一种权利。
2、编辑权
编辑权是传播者对接收到的含有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的作品在其交付印刷或播出前进行整理加工的一种权利。
3、发表权
指从事新闻工作的传播者享有发表新闻的权利,即他们采写、拍摄的新闻被大众传播媒介刊登和播出的权利。
4、版权(著作权)
知识产权指传播者依法对自己的著述、创作和通过自己劳动所获得的其他原创性信息所享有的处置权。版权分为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两部分。
5、秘匿权
“取材秘密权”或“消息来源保密权”,即传播者、新闻机构有对消息提供者的情况实行保密的权利。
6、安全保护权
安全权是传播者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一种权利。
三、大众传播的把关理论
(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把关人”概念。
(二)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研究
(三)麦克内利的新闻把关模式
对怀特单一“把关”说的修正与发展
缺点与不足:它把各个环节的作用看成是同样的,事实上这些环节是有主次之分的,于是便有了巴斯的“双重行为模式”。
(四)巴斯的“双重行为把关模式”
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
新闻采集阶段
新闻加工阶段
第二部分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第一部分的把关即新闻采集更具有决定性。
把关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实际上等于宣告了西方新闻传播界盛行的客观原则论(即所谓“镜子”理论)的终结。
思考题:
传播者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
|